首页

北京毒蝎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8 20:36:27 作者: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举办中小学数学节 浏览量:15132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5月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馆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馆区协同 科创未来”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5月26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正式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双方本次围绕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旨在构建“馆—区—校”三方协同模式,促进馆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实验区样板间的全新探索。

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中国科技馆 供图

  根据最新签署的合作框架,未来两年,双方将重点围绕“教育资源共建、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和合作机制创新”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馆校实践课程群,搭建数字资源平台,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团队,探索创新科学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中小学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在随后的聘任仪式上,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技馆正高级工程师和科技教师,分别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导专家和科技辅导员,为区域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为契机,一大亮点在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技馆展区为教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展示涵盖数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8节特色展厅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

  其中,《司南启智,北斗领航》将科技馆丰富的展陈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合导航技术自古至今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智能信息系统,展现校外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魔法师的彩虹花园——色彩的秘密》突破单一学科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领域知识,践行“学科无界”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实验解析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多元性与关联性。

  活动中所有实践课,均由学校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开发和实施,教育专家、教研员、科学家共同指导,是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多主体协同、多场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国科技馆介绍,自2009年新馆开放以来,该馆高度关注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积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馆体系、中小学校等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切实发挥科普阵地和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海南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海口市原副市长韩运发被双开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然而,由于露天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火灾隐患,并危害人体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对露天禁烧秸秆作出了明确要求。

最高法:“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第二天,正值长江巡护的日子,郑贤春穿上制服,和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陈启洪一行4人,驾驶巡护船,对十几公里江面和岸线进行巡护。

社科院发布《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

活动现场,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九鼎灶文化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等十余家博物馆,带来近30场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文化表演和新品发布活动。观众们在动手创作与观赏交流中,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体验。此外,本届服贸会创新推出的北京文博文创抖音本地生活直播仓,充分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令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万观众大饱眼福。这种全新方式,扩大了文博文创知名度,提升了博物馆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文化。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原副行长李明接受审查调查

水松、格木、野牡丹……云溪植物园迁地保育的乡土植物、珍稀植物共130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5种。值得一提的是,园中57株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更是这里的镇园之宝。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